摘要
天南星科植物多含毒,后期加工可显著减少毒性,半夏(Pinellia ternata tuber,PTT)便是其中之一。它具有多种药用活性,其祛湿化痰功效可能与降压有关,但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不明。2024年10月,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娜副教授和伍建林副教授团队在Current Research in Food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Food processing drives the toxic lectin reduction and bioactive peptide enhancement in Pinellia ternata” 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整合多种技术,探究了加工后的半夏(Processed Pinellia ternata tuber,PPTT)中有毒凝集素减少和生物活性肽增加的机制,为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加工和应用提供依据(实验流程示意图见图1)。其中,活性肽的质谱数据分析使用PEAKS® Studio完成。

小结
本研究基于 LC-MS、FBMN、从头测序、蛋白质数据库搜索和生物活性研究的综合方法,揭示了半夏加工减毒增效机制,发现加工可减少有毒凝集素,促进生物活性肽生成,7-9天为最佳加工时间,且商业化PPTT产品中广泛存在潜在降压肽,为天南星科其他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